[關於立委問政]
行政院政務委員蔡玉玲在她的臉書分享的這篇有關立委問政的文章,我深感同意。
我認為立委問政:
1. 不是作秀、不是讓官員難堪
2. 真對政策而非個人
3. 針對政策問題,提出見解,請官員提出解決方案
4. 格局拉高,以國家未來願景為思考
5. 事前搜事實資料、事後 follow-up、問政內容上網
立委國會問政整體素質要提升,問政是要找出盲點,導出解決方案,每一個動作都很基本,但這些累積就是民主社會的基石。
---------
官員備詢一定得猜題嗎?
這是我最後一個會期參加立法院總質詢,雖坐在官員席,但因政務委員依慣例不需上台備詢,有機會仔細觀察立院的運作,思考人民丶立法院、政府,怎麼樣的互動方式對政策討論更有實益。
大部分立委沒事先給議題,採即席即答的方式,首長常被要求在短時間回應,或當場承諾,過程刺激,但結果令人擔憂!
有些立委會先將質詢議題交部會研議,部會也先以書面回覆,質詢時針對沒共識部分論述,即使討論激烈,也很聚焦,對政策形成有正面意義。
如果能同時將立委質詢議題及部會回應相關資料上網,公共政策制定過程將更透明,公民參與更直接,政策品質更可期待!
在變化這麼快速的時代,面對多元社會,如何建立迅速達成共識的機制,是我們大家需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!